资讯 《哪吒2》视效总监来了!他竟然没吐槽饺子导演……
首页 资讯 《哪吒2》视效总监来了!他竟然没吐槽饺子导演……

《哪吒2》视效总监来了!他竟然没吐槽饺子导演……

《哪吒之魔童闹海》自上映以来,票房成绩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2月17日,该片以120.52亿元超越《狮子王》,位居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十位。这也是全球影史票房前十里唯一一部非好莱坞电影。

但随着电影的走红,坊间也出现了一些对特效制作张冠李戴的猜测,比如谣传“土拨鼠的制作其实是由《熊出没》团队做的”“追光团队参与制作《哪吒2》特效”等等。日前《哪吒2》的视效总监石超群发文澄清了谣言,他在文中首先说明“影片的绝大部分内容都由可可豆动画内部团队主导完成,因为核心主创团队都在可可豆”,随后他对具体特效环节的制作者做了澄清。

近日,南都记者专访石超群,他说道“初衷还是希望大家能知道幕后真正的团队是谁,尊重大家的劳动成果。”《哪吒2》对于他乃至很多团队来说,都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高难度项目,巨大的心血投入都体现在每一帧画面上,折服了每一位观众。

视效总监石超群。

01

时间紧任务重,还是有不完美的地方

南都娱乐:你之前也做过很多优秀的动画作品的视效导演和总监,在你职业生涯里,你会如何定位《哪吒2》?它算是你目前为止最花功夫和最成功的作品吗?

石超群:《哪吒2》最初计划是希望在2024年春节档上映,但是由于时间、技术难度、工作量等等考量,最后才延迟到今年的春节档。

《哪吒2》是我到目前为止,接触到的包括真人电影、特效电影、还是动画电影等各种类型的电影里,特效量最大、难度最高的电影。至于说是否是最成功,我觉得就像饺子导演说的有一些遗憾。我们团队里导演会追求极致的效果,总监也是传承导演的意思,但制片需要考虑到整个项目的周期、档期等各方面内容,所以制片为了尽快推进项目,就会要求我们放过一些瑕疵。但这时候,总监可能还会偷偷私下里再去改,再去做一些内容的提升。比如说天元鼎爆炸的时候,有很多灰烬、碎块,包括爆炸的热浪、不断向外滚的烟雾等。正常来说,这些小颗粒和烟雾是有交互的动态的,就像一个石头飞到烟雾的时候,烟雾应该会产生被影响的动态。虽然整个画面里面是很小的一块,甚至可以说观众可能在意不到这个细节。但是对于我们而言,希望做到真实符合物理学,又要表现出镜头的美感,我们希望能强化这种交互。一个作品只要想,就肯定可以永远做下去,打磨得更好。

南都娱乐:《哪吒2》相比于上一部,有了哪些新的挑战?

石超群:续集和第一部相比,首先是特效量。可能在普通人眼里,从第一部的1400个镜头,到第二部的1948个镜头,数量上没有特别大的翻倍,观众可能感受不到工作量。但是对于我们特效制作而言,《哪吒2》的特效元素更丰富了,有岩浆、海水倒流,再到巨量的爆炸,错综复杂的藤条,树枝的运动等等。特效的丰富程度是远超第一部的。

再从特效难度上来讲,《哪吒2》里面有很多的水特效,水特效就属于一种比较高难度的特效,它有各种形式,各种变化。我们不只是单纯的有海水破开往后倒流的宏观视觉表现,我们还会去呈现细节,比如海水通过海底龙宫遗址的时候,会形成很多交互的水花,里面还有水雾、气泡等。大家热议的2亿人对撞的画面,它不仅是宏观的展现,也有很多细节,观众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形都不一样,被冲撞后还会飞溅出血液。这种细节就能体现导演对电影的要求极高。不管是宏观展现上的形式感要足够强,细节展现上也要足够逼真,让人信服。

南都娱乐:《哪吒2》卓越的视效呈现,离不开优秀的设备和技术,我很好奇你们特效团队会用到那些前沿的设备和技术?

石超群:首先我们个人工作站(电脑)的配置就已经非常高,必须具备超大内存等。本片画面体量需要渲染的层特别多,每一秒是24帧,每帧有十几层甚至二三十层的图片,就需要大量的集群渲染。我们目前几乎都是云渲染,就是利用云渲染平台去集群渲染,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物理模拟,不管是海水还是爆炸需要超级多的计算机集群去渲染模拟。

02

光看分镜就已经看哭了

南都娱乐:《哪吒》系列作为改编自传统文化的国产动画电影,在视觉呈现上,是如何在传统国风和当下流行元素做好结合的?

石超群:《哪吒2》整体还是偏国风的,里面很多的特效都是偏中国传统意境,不管是它的山水风格,还是魔法的运用,都讲究一个韵律。不管是气、烟雾,还是爆炸等等,这些都追求形式感。这部影片和现代的结合更多的是精神的结合。文艺作品需要与当下的时代精神相符,要在传统上做一些现代的诠释。

南都娱乐:据说饺子导演的高要求让特效师们身心俱疲,光是敖光的龙牙刀就修改了200版,你如何评价饺子导演这位“甲方”?

石超群:饺子导演是一位精益求精的导演,同时他非常自律、谦虚和平易近人。他每天都准时上下班来跟我们对方向。《哪吒1》取得了现象级的成果,所以饺子导演的压力也挺大的,他为了呈现给观众不一样的东西,对于效果的要求就会非常细致,用他的话来讲,他会设定一个大家垫着脚尖才能完成的目标。我第一次拿到电影的概念设计和分镜的时候,当时还没有成片,没有特效效果,我光看分镜就已经看哭了。这部电影承载了很多人的希望,我们在做特效的时候就常会感慨,这么短的时间能否做完这些高难度的工作。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要放弃,我觉得是被导演所影响的。

南都娱乐:那你们之间是否有过一些分歧呢?

石超群:当然会有,但我们总体还是比较开放的。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能达到导演的要求,甚至能比导演想得更好,他都非常愿意接受。在整个过程中,饺子导演还是比较清晰、明确地告诉我们他的想法。其实他的想法很多都是很超前,很具有想象力。举个例子来说,当天元鼎被点燃的时候,它的内部已经燃起三昧真火,表面就会有无数个骷髅不断翻涌并且喷火,形成一种炼狱的感觉。这一段画面的呈现中,有很多细节都是他来定的。

南都娱乐:你在近期的辟谣中说“(《哪吒2》)凝聚了全国众多优秀的动画公司,真正意义上动画界的万鳞甲!”,在选择外包团队时,会不会细致到考虑和结合对方擅长领域进行发配?

石超群:那是必然的,我们肯定会根据团队特点选择外包团。比如有一些团队做角色动画比较好,有些团队是在做流体、水体这一方面有很多经验,我们就会让他们来制作相应的内容。我们会分得很细,有些团队可能做岩浆不管是细节、逼真度、动态都特别优秀,我们就会把同一批的这类型镜头分包给他们。

我们找的团队都是业内知名的,像Base FX,它其实是相当于中国视效行业的开拓者,他们做过很多好莱坞大片,他们和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有合作,比如《星球大战》系列、《钢铁侠》的系列,漫威的很多电影,都是他们这家中国公司在做,他们培养了很多中国的视效人才,包括MOREVFX,他们是《流浪地球》的主要的制作团队。像华强方特,他们只做水体的部分,他们也是制作《熊出没》系列而家喻户晓。这些团队都是很知名的,但是都被张冠李戴了,所以说还是需要出来做一个澄清。我的初衷还是希望大家能知道幕后真正的团队是谁,尊重大家的劳动成果。

03

只有足够热爱,才能坚持下去

南都娱乐:《哪吒2》巨大的商业成功,你觉得会给国内动画产业哪些转变?比如有没可能会让动画从业者的待遇变好些,让他们更加被重视?

石超群:总的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一点就是肯定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本身动画行业的商业模式,从业人员的待遇肯定没有游戏行业那么那么好。其实这几年间,很多动画人员都已经离开了。很多这个行业的人去去了游戏产业,游戏产值、经济价值,包括各方面都会要比动画产业要高很多。但是《哪吒2》这次的火爆,说明动画电影是有巨大商业潜力的,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资本、资金注入到这个行业。但我们也还是要擦亮眼睛,当时《哪吒1》上映之后,也有很多粗制滥造的国产动画出现。

南都娱乐:近些年越来越多海外的动画制作的工作已经外包给了中国的动画公司,是否意味着中国动画在技术层面的水准被世界认可?你觉得还有哪些不足呢?

石超群:首先从技术层面上,我觉得国内的技术已经能去尝试一些国际一线水准的加工制作了。其实好莱坞电影制作里,比如说《阿凡达》系列的维塔数码、工业光魔、迪士尼、皮克斯也都有中国人的身影。他们就是从中国走出去后,也在海外发挥他们的作用。还有很多好莱坞的制作公司,会把动画制作外包来中国制作,所以说只要中国人想努力是能够把事情做好的。

不足的话,其实国内在研发上的投入还是比较少的,就比如说软件上,不过近几年也有改观。就是我国的Miarmy群集模拟软件,拿到了第七十届艾美奖技术与工程奖。所以不足更多是从政策支持、研发投入,这种偏底层的内容要再去投入更多。

南都娱乐:《哪吒2》的爆火,可能会鼓舞很多新人加入到动画行业,你有没什么叮嘱要对他们说?

石超群:在这个行业,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就是你要足够的热爱。初期都会很难,像大家所说的一万小时定律。我觉得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要有足够的热爱,热爱才是你能坚持下去的动力。这个行业需要不断学习、探索,还得要抗压。如果光凭一腔热血来进入这个行业,可能未必有一个好结果。但是我相信真正喜爱动画的,真正喜欢这行的人还是能坚持下去的。我最早是做《魁拔》的动画电影,之后我就一直在这个行业,也没有动摇过,一直一路摸爬滚打地去做事,一直坚持本心。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哪吒2》将于2月18日举办香港首映礼 网友呼吁增添粤语配音版
下一篇
欧阳震华采访时念普通话 口误把“情逆三世缘”说成“前列腺发炎”

评论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