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对话《哪吒之魔童闹海》:4000 国漫人,垒山拓海,不留后路
首页 资讯 对话《哪吒之魔童闹海》:4000 国漫人,垒山拓海,不留后路

对话《哪吒之魔童闹海》:4000 国漫人,垒山拓海,不留后路

文| 刘澍

压力之下,生命会寻找出路,并焕发出璀璨光芒。

五年前的夏天,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魔童降世》)横空出世,以50.35亿的票房震荡影市,不仅刷新了该类型的票房纪录、摘得2019市场年冠,更是一跃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总榜亚军宝座。即便后来有新片居上,至今依然位列影史TOP4

珠玉在前,这是对导演饺子可可豆动画彩条屋影业的极大鼓励;但亦是万重压力,意味着,续作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五年后的今天,《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魔童闹海》)于大年初一登陆全国院线,影片和“吒儿”的命运真正融为了一体——成,IP则为当之无愧的国漫“灵珠”;败,很可能变为产业“魔丸”,让大家对国漫失望。

而《哪吒之魔童闹海》不负万众期待,成功引发了新一轮海啸般的观影热潮,真正实现了现象级的“票房与口碑双断层第一”

4日斩获票房25亿、豆瓣评分从开分的8.5升至8.6、专业票台预测票房达67亿、有望再破影史纪录......票房与口碑继续双爆,坐实了其“国漫之光”的IP名号。

截至发稿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专业票台预测总票房将达到67亿

这背后,是国漫人才群体性的努力。《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众擎易举的硕果,就像电影中主角团和妖族勠力同心,粉碎天元鼎,走出自己的路。

官方信息显示,《魔童降世》有1600人参与,《魔童闹海》则有4000余人参与。吸引了优秀的动画人才加入,由此,《魔童闹海》的故事体量全面扩容,世界观进一步扩大,制作规格全线升级。

数据为例,角色数量是前作的3倍;仅特效镜头就超过前作全片的镜头量,即《魔童降世》全片1800 镜头,《魔童闹海》全片2427个镜头、特效镜头1948个,呈现出“昆仑山升仙考试”、“陈塘关大战”和“洪流对战”等精彩场面。

在前作的基础上,《魔童闹海》深入探讨了个体与集体、责任与牺牲等哲学命题,还触及了人性、亲情、友情等更为深刻的层面。

比如,反抗者全体的拓展;再比如,正邪不被阶层、形象、观念和成见定义;

最绝的是对父辈形象的重新刻画,尽管李靖、敖光和申正道身处不同规则,且经历、身份和性格迥异,但是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父爱如山。

左至右:申正道,李靖,敖光

比起“二元对立”的“弑父”,更多强调了父辈与年轻人的和解,父辈的懦弱与进步。同时也是“魔童哪吒”系列对传统神话创新改编的亮点。

类似改编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所延续,包括对四海龙王的创新演绎、将传统认知中的“反派”申公豹重做解构等,之于后者,圈粉无数,令人拍案叫绝。

而且全片以申公豹为暗线,输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价值观底色,即他在《魔童降世》的台词“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恰是这句台词和相关剧情,让“哪吒”系列的故事更具广度和深度,且富有哲学思辨意义,成为真正的全民爆款。

近日,极客电影(geekimovie)特别与官方对话,详细了解到影片“五年磨一剑”的幕后制作故事。

01 角色升维:以哪吒成长为主线,诠释东方式个性神话群像

作为故事的核心,人物是重中之重,《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全线升级亦首先体现在角色上,即主角的纵向成长和配角的横向丰富度

先说主角,哪吒还是那个幽默风趣、爱做打油诗的魔童,但又多了几分成长后的担当。历经生死天劫后,面对龙族复仇和陈塘关的危机,他开始心怀守护苍生的大义,主动肩负起保卫陈塘关百姓的重任,将个人命运与众人安危紧密相连。从渴望被认可的魔童,成长为心怀天下的英雄,哪吒的成长有目共睹。

敖丙的成长同样清晰可见,在《魔童降世》的结尾,他不再受家族束缚,有了自己的判断与坚守,至《魔童闹海》,他的想法和行为更加成熟,懂得在大义与亲情之间寻找平衡。由一个被家族期望裹挟的少年,成长为有主见和担当的英雄。

饺子还讲到了片中哪吒和敖丙合二为一的设计,他坦言,这个设定源自想故事时候的灵光一现,既然灵珠、魔丸本为一体,那不如看看灵珠版哪吒是什么样,这样兼具想象力和喜剧效果。

“灵珠版哪吒”

他表示,哪吒精神不会因为外貌的变化而改变,它是一种内在的坚定。或许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再说配角,作为“闹海”的对立面,四海龙王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一大看点。对此,导演饺子专门分享了相关创作灵感。

他谈到,《魔童闹海》的武戏和剧情结合紧密,要在打法和视效上展现出一些新鲜的长板。因此,他将耳熟能详的四海龙王做了颠覆性创新,赋之差异化的性格特点。东海龙王敖光在预告片的惊鸿一瞥,取代了敖丙,成为了本作的颜值担当。

敖光被粉丝们戏称为“东海尤物”

他的绝招“海啸龙吟”与其子一脉相承,为水系和冰系,而且气势磅礴。以及,为了展现敖光的帅气和武力值,专门打造了披风式的白发和制式铠甲。

西海龙王敖闰是四海龙王中唯一的女性角色,有着女性独有的妖娆柔美和足智多谋,让人琢磨不透,同时又有强大的战斗力,很有魅力,绝招“裂空爪”也是自己无需用蛮力。

北海龙王敖顺的人设偏尖酸刻薄、阴险狡诈,打法也是另类古怪,身体的各个关节都可以灵活变动,全身长满刀片,出招让人出其不意,正邪对比度强烈。

南海龙王敖钦为火系,脾气火爆,打法为比较蛮横的坦克式。

“四海龙王”,左至右依次为:敖钦,敖光,敖闰,敖顺

角色设计申威介绍,龙王们率领的海底妖族有独具匠心的设计,以章鱼和鲨鱼将领为例:

第一,充分突出生物本身的特点;

第二,参照角色身份,武将要有华丽的铠甲,区别于普通山贼村民的布衣;

第三,考虑角色处境,被封锁千年,状态必然落魄,铠甲锈迹斑斑,布料破破烂烂,更符合逻辑;

第四,他们曾身经百战,身上一定有打斗痕迹,比如刀的砍痕、枪扎的眼等;

第五,必须有浓郁的东方元素,比如云纹、火焰纹、东方绘画里的妖魔牙齿等。

部分“海底妖怪”设计

此外,“申公豹”一家是《魔童闹海》的高光之处:以哥哥为榜样的申小豹天真烂漫,父亲申正道仿若兢兢业业的乡村教师,申公豹更是外阴内善,关键时刻能明辨是非。奈何一家子只因出身,遭遇无妄之灾。

清新脱俗的新角色“小豹”

主创巧妙地通过申氏一家探讨了命运、偏见与成长的主题,尤其是申公豹最终反抗命运不公的选择,以一人甩鞭之姿迎众敌,十分令人动容。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哪吒成长为主线,提升角色维度,诠释出一幅东方式个性神话群像。

与此同时,基于角色的丰富度,影片的情感线索同样在深化,不仅扩展了第一部的“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兄弟情”,还进一步深挖了主角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不同角色的价值观选择,形成了更深刻的情感共鸣。

另据资产总监范凯钦分享,为了把控角色表情的精准度,导演几乎表演了70%镜头,以助力画师理解。看来,不会表演的导演注定不是好导演,这句话在动画电影里仍然适用。

02 制作升级:打造智能粒子海浪,用信念将2亿 角色融入同画面

角色与故事相辅相成,《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剧情体量翻倍增长,体现在叙事线索、关系势力和场景范围等多方面。

对比《魔童降世》单一的主角成长线索,《魔童闹海》则有多条线索,除了哪吒和敖丙的重生主线,龙族与仙界的矛盾、阐教无量仙翁的阴谋、申公豹在家族责任与个人信念间的挣扎等,多条线索交织让剧情更加丰富。

各方势力也更加复杂,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关系也更加多样化,比如龙族与仙界的矛盾暗喻了社会规则下“正义”与“偏见”的辩证关系。

围绕着叙事线索,《魔童闹海》展现了更广阔的场景,在陈塘关、深海之外,还有虚空裂口、龙宫遗迹、玉虚宫、昆仑仙境等,渲染了一个更宏大的神话世界。

玉虚宫

其中的细节,依然有浓郁的成都元素。太乙真人复活哪吒时的火锅场景“色香味”俱全,装饰建筑的古蜀纹饰非常漂亮。

建筑纹理精致细腻

剧情体量的丰富度连带着制作难度呈指数升级,就饺子所言,《魔童闹海》的制作过程充满了热血和挑战,整个规模是前作的2至3倍,增加了“洪流对战”等大规模群体对抗场景和超大场景的展示,细节精度远超前者

饺子将视效难度分为S、A、B、C、D五个等级,前作中的名场面“火莲花”,放到本作中,顶多就是排在了B等级。

以陈塘关大战为例,这一分钟的打戏,仅仅是美术概念就画了半年,其中的难点各式各样。

“陈塘关大战”美术概念图

拿六把剑的章鱼怪和拿一把剑的李靖对打,就是一个头疼点,让分镜设计谢小彬直呼崩溃。如果对方是一只章鱼,他可以六个方向同时攻击你,而你只有一把剑,要攻击还要防御,那怎么打得过?简直需要绞尽脑汁。

而且饺子特别提出,他们不能用魔法的形式攻击,一定要冷兵器一招一式对打,清晰地呈现李靖高于章鱼将领的实力,这才能展示出人物实力,也能让剧情更加精彩好看。

饺子有时候会给幕后团队讲物理学的东西,从物理角度说明打戏的可行性。

再以高潮的“洪流对战”为例,这里面有全片特效最难的一场戏,需要融入2亿 的角色,呈现出两军对战、像真实海浪一样互相翻涌的场面。在此前的同类型电影中未见,没有任何可借鉴的对象,全程依靠团队摸索完成。

整个过程主要有三大难点:

其一是指挥粒子难。一般电影正常做海浪自然解算即可,但本片要呈现的智能海浪,由角色形成,既要表现出浪花的动态,又要能表现出智能体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冲撞之后要再回来、再继续冲撞。

其二是洪流的东方美学。场面设计一定要符合美学规律,比如“品字形”可以让每个人都出镜,同时又有层次;再有“S型”或者“螺旋形”交织在一起的运动轨迹,肯定比直来直去的轨迹要漂亮。

而形成这样的效果,在达到导演对规模的要求之外,更要符合导演对粒子特效节奏感、韵律美的期待。这些通过对现实生活的美观察模拟得来,例如朝霞夕阳的光线、云彩的变幻等。

分镜设计谢小彬介绍,洪流的形态灵感主要为三类:海、山、天。

“海”是海洋里的鱼群,流动起来极有韵律;“山”是山间的流云,灵动飘逸;“天”是天上巨大的鸟群,有自己的规则和秩序。以及,饺子反复强调,海浪很重要,一定要比较明显的层次,要有东方美感。

其三是高精度。考虑到IMAX等特殊屏幕的匹配度,越是高规模的特效,越需要高精度,绝对不能用马赛克或者小方块代替。既然是大体量电影,必不能辜负观众期待。

正因如此,主创给自己叠加DEBUFF,挑战HARD模式,在第七场戏“陈塘关大战”已做到极致的基础上,最后的洪流对战更要达到“极致 x 极致”的效果,不给自己留后路,反逼自己爆发和突破。

2008年,导演在自制短片《打,打个大西瓜》中就已经有“洪流美学”的呈现;17年后,导演身边集结了众多满怀热爱的小伙伴,有了自己的千军万马,让之前的“小水滴”成为了今天的“惊涛骇浪”。

2008年饺子导演在网络上发布了自制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17年前已显现出“洪流美学”雏形

本着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竭力所能的态度,加上特效技术的升级,《魔童闹海》的精致度大幅提升,细心的观众可以留意到,相较于《魔童降世》,大哪吒的五官都要更生动精致。

细节更加逼真生动,灵动的水流、漂浮的花瓣、轻柔的云雾、岩浆的流动、颜色变化以及灼热质感高度还原现实,海底鱼群游弋模拟成星辰漂浮,天地气运运行呈现出海浪般的波纹,带来了极佳的视觉体验。

03 解构与重构:国漫与传统文化双向奔赴,构建“新国风”超级文化载体

不管是故事也好,制作也好,从《魔童降世》到《魔童闹海》,整个系列都代表着国漫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之所以系列大获成功,亦得益于其将传统神话的解构与重构推向新的高度,构建了一个“新国风”超级文化载体

前作通过李靖,将传统父权制下的家庭关系转化为现代亲子关系;本作则通过申公豹,探讨了身份认同与社会偏见的问题。

整个系列都展示出理想的个人成长和代际关系,既保留了传统神话中哪吒的叛逆精神,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

而重构背后,则体现了创作者对年轻一代精神世界的精准把握,以及对当代社会心理的深刻洞察

宏观看国漫产业发展,实际上就是一场传统神话与现代创作“借力打力”的双向助力过程。传统神话为国漫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和文化底蕴,而国漫则通过现代化的叙事手法和视觉呈现,让这些古老的故事焕发新生。

早些年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宝莲灯》等经典作品即是相关证明。近些年,在“魔童哪吒”系列之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借助《西游记》的经典IP,重新诠释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白蛇:缘起》则以《白蛇传》为蓝本,赋予了传统故事新的情感深度。

这种双向助力不仅让国漫找到了文化根基,也让传统神话在现代语境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魔童哪吒把“新国风”推向了新的潮流高点

而“魔童哪吒”系列的成功更是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它再度证明了传统文化IP的现代转化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国漫可以进一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例如《山海经》《封神演义》等经典IP,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作品。

这对于国漫出海和传统文化输出也同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通过现代化的叙事手法和视觉呈现,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与世界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文化交流,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

《哪吒之魔童闹海》登上IMAX大银幕

尽管这条路还很长,但方向已经清晰——让国漫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用现代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创作者、每一个观众,都是这场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让我们共同期待,国漫在未来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更多的“哪吒”系列接连出现。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2025.2.2】虞书欣丁禹兮领证?不应酬的艺人?对爱情真诚的男明星?邓超和孙俪?于适值得粉吗?
下一篇
环保综艺新升级,年轻化生态美共筑绿色未来

评论

共 0 条评论